最近刷到一个去澳门吃一家每天只接待2桌客人的私房菜。厨师主理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人,现在做菜盐的咸度都需要别人来帮助尝了。这个博主团队去吃应该是5个人吧,说了人均1500左右,5道菜,结账的时候这顿是7500澳门元。环境自然不用说,私房菜都是在家里,墙上有各种明星的照片签名。博主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鲍鱼竟然是罐头不是活鲜,有道菜分量少一人一片。随后我又去找了这家私房菜的视频,找到谢霆锋的,吹得那是一个天花乱坠。
私房菜,其实每个城市都有,只不过有些公开,有些相对秘密。私房菜主厨大多是一些有名气的人。而店的经营又有很多个性,需要预约、限定用餐时间、餐品盲盒(做什么菜你吃什么菜)、价格昂贵等等。
在茶叶行业中,对于某些名气的人(茶商、专家)等等,也依然会跟私房菜一样。消费者基于名气、情怀或者超过很多人认知范围做一些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行为。
有个茶商老板,把茶叶小白们分为韭菜和韭皇。他说买9.9包邮茶叶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,这群人就是韭菜。竞技宝JJB而一些花大几百甚至上千买一些所谓名地块名寨子茶叶,这些茶叶市场价几千甚至上万的人不是韭菜而是韭皇。买了个什么都不知道,又感觉很牛叉厉害的样子。
云南的普洱茶,韭皇们又何曾少过。今天跟一个房产中介的老板瞎聊。他认为便宜的茶跟贵的茶是一样的,让一些不喝茶不懂茶的人来喝判断好坏。价格都是炒作出来的。我就用汽车和房子跟他瞎聊了下。
汽车品牌大家熟知,宝马、奔驰、奥迪普通人看见车标就知道是贵的。一看见五菱就知道是价格低的。哪个好,自然是价格贵的好。
而茶叶价格是不是炒作起来。一些不出名的茶区,茶滋味没啥特色的谁去炒?这几年价格不也涨得离谱。而国内很多县城的土地,谁去把地皮价格炒起来?不也一样涨了好多嘛。竞技宝JJB
一个茶叶的直观感觉感受,对于一部分人来说,是能直接影响认知的。为什么有的有钱人就要买贵的有高品牌知名度的茶喝藏?不是因为有钱,而是他的认知不允许他欺骗自己。
一款茶从外在直观的价格、品牌、包装品相,至少就能分出至少两个人群,认价格和品牌是一种,认价格和包装品相是一种。竞技宝JJB前者是少数,后者是多数。前者认的价格是一个底线价,后者认的价格是一个顶板价。
这种认知的差距,会随着品饮习惯和时间的沉淀逐渐拉大。一个天天就喝高价、高知名度品牌茶的人,懂不懂茶不重要,茶汤一入口就能知道茶好差。
而茶叶韭皇们想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,喝少点,喝好点,多喝不同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,找到自己想要的茶。以前我就在文章中说过,比如正常1公斤老班章古大树春茶要1万的线元左右。而你想千元左右买到一饼几饼或者一提。那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韭皇了。当然其它季节、中小树另说。
别相信适口为珍,价位到了茶品质不一定匹配,但价位不到茶品质永远不会匹配。茶叶买贵不可怕,可怕的是买错了。